国家药监局报告:中国创新药发展趋势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》(IF=84.694)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discovery 中国 国家药监局报告:中国创新药发展趋势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》(IF=84.694)

国家药监局报告:中国创新药发展趋势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》(IF=84.694)

2024-01-27 11:1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十年新医改下,医院终端逐年放缓、药品零售业整体增长加速。医保局建立,医药政策先行让中国医药产业开始真正走向黄金时光...

与此同时,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,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,并正在向研发创新和制药强国迈进。

近日,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崔一民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》(IF=84.694)上发表了题为“Trends in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 in China”文章。

该文章对2010至2020年,这十年我国创新药自新药生态进行了分析,包括临床试验申请(IND)至新药上市申请(NDA)和批准的药物。

十年大医改下的蜕变,现在

现在中国医药行业鼎盛,还得归功于2009-2019年这十年。

2009年,新医改上路,随后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医改。2010年安徽“双信封”招标对普药的打击,2011年的限抗,2012年以后的控费政策升级,2015年的药审改革和限抗,2016年两票制以及随后全面推开的付费方式改革(DRGs)等。

新医改的实施可谓是一场行业盛宴,极大地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快速扩容。

2018年6月,医保局成立,在以价值为导向的政策管理下,医保局试图调整将整个医药行业的价值观引导到,以治疗药、创新药报销为主体的医改体制下运行。

可以说正是新医改的10年,打造了如今中国医疗市场的底层逻辑,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。

从发布的数据来看:

首次提交IND申请暴增

从2010年到2020年,共1636种创新药首次提交IND申请,平均年增长率为32%(图1)。其中,

1410种药物(86%)来自689家国内公司;

在完成的1466项首次IND审查中,1404项(96%)获得批准;

与2016年相比,2017年创新药的首次IND申请数量增加了78%,其中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别增加了60%和159%。

图1:创新药IND申请年度数量

创新药NDA申请获批58种

2010年至2020年有101种创新药递交了NDA申请,其中58种创新药获得批准。近年来,递交和获批的NDA数量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态势(图2),尤其自2015年7月以来,已有42种(72%)创新药获得了批准。

在完成的66项首次NDA审查中,58项(88%)获得批准。在已获批的58种创新药中,

37种是中国NMP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(NME);

21种是已在国外批准或销售的药物,包括传统疫苗、血液制品、细胞因子等。

图2:2010-2020年递交和获批的NDA数量

肿瘤是申请获批主要领域

首次IND申请获批创新药的主要治疗领域为肿瘤(864个, 62%)、感染(166个, 12%)、内分泌疾病(72个, 5%)和心血管疾病(60个, 4%)。2016年,首次IND申请获批的肿瘤药物数量显著增加,增长率为133%(图3)。

图3:2010-2020年首次IND申请获批的肿瘤药物数量

IND申请获批的创新药临床现状

在首次IND申请获批的创新药中,705个(50%)至少达到了I期研究阶段,而286个(20%)和108个(8%)药物分别达到了II期和III期研究阶段。不过,大多数抗癌药(57%)尚未完成I期研究(图4a)。

图4:2010-2020年IND申请获批的创新药临床现状

创新药生态下的本土药企

这样的创新药爆炸时代,诞生出一批或将对全球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本土创新药企,区别于此前的民营药企,他们只做与全球接轨的创新药,被称为Biotech。

包括:百济神州(2010年成立)、信达生物(2011年成立)、君实生物(2012年成立)、基石药业(2010年成立)、天境生物(2010年成立)。

这些众多医药企业乘着红利,加速研发:

从近十年国产新药申请、临床试验细分来看,新药申请方面:

系出恒瑞同门的翰森以11项位居次位;

百济神州以2020年5款新药申请的速度跑步赶超,目前达10项;

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位居第四,6项申请;

君实、基石同样凭借2020年的发力后来居上,揽下5项新药申请,

信达、正大分别有4个申请。

临床试验则更显示出老牌Big pharma的家底实力:

正大站在第一梯队,以68项遥遥领先;

复星、石药分别以48、45项位居前位;

值得注意的是,信达在新生代药企中IND申请领先,共43项,可以被称为"勤奋担当";

百济神州紧随其后,42项IND申请;

翰森、君实、再鼎、基石等药企相对落后,申请数量37-39项不等,差距并不大。

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,中国的创新药生态任重道远!

据统计,中国创新药从I期临床到上市审批的整体成功率不到7.8%。

即使如此,一些药企仍然把“只做First-in-class”刻进了公司愿景战略。这些企业很多成立于2015年以后,研发管线都是全球首创的新靶点、新机制。

包括:维泰瑞隆、加科思、微芯生物、华领医药、万春医药。

这些都是未来中国First-in-clas创新药的希望!

未来十年,最好的大健康产业机遇在中国。无论是传统药企还是Biotech在创新这条路上大家都有机会。

中国新生代Biotech,未来

政策和资本同频共振,必将催化了国产创新药产业的加速成长 —— 以Biotech为代表的中国新生代药企,正以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,成长为前所未有的新物种。

在万物肆意生长的时代里,每一个创新药企,都在开阔的平原上,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上生长,实现属于自己的“阶级越迁”。

当然,未来3-5年,国产创新药将迎来上市高峰,前10名的药企中,平均每家有5-6个新药。

这是国内创新药繁荣的一面。

这期间也涌现出一批新势力民企,代表企业如天境生物、诺诚健华、再鼎医药...肿瘤免疫、CAR-T、mRNA新型疫苗技术等在创新药领域技术成为新旧势力的分水岭。

天境生物

热门靶点头部梯队:在免疫热门靶点CD47赛道目前处于全球头部梯队。2020年9月对艾伯维的30亿美元License out打破五年记录。临床显示,除了高安全性,在去年首次公布的“关键疗效”临床数据,在实体瘤患者中观察到初步疗效信号,是非常难得的;

独特研发模式:除了领先的产品管线,天境生物构建了“全球+中国”互惠的研发模式,即风险较低、“快速产品上市”的中国研发管线,和具有全球竞争力、风险较高、“快速概念验证”的全球研发管线。

诺诚健华

第二代BTK抑制剂:奥布替尼片在2020年12月底成为中国第三款获准上市的BTK抑制剂,进入商业化变现阶段。作为第二代BTK抑制剂,奥布替尼与其他已上市的BTK抑制剂在激酶组学的对比表现出更优秀的靶点选择性,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更佳的靶点抑制。

再鼎医药

用“投资逻辑”做研发:在保证新药开发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。首先,与多个全球领先制药企业开展战略合作license-in(许可引进)。通过引入国际先进医药公司正在研发的新药,在中国进行后续临床试验、通过审批并最终商业化。其次,再结合内部自主研发,打造丰富的新药产品管线。license-in带来的利润可反哺自主新药研发,从而实现良性循环,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。

但是,

产业越繁荣,“内卷”越激烈。新药研发能力只是入场劵,后面的产品矩阵、BD能力、商业化输出,步步都是“生死劫”。

随着管线推进,目前的竞争阶段,也从靶点之争推进到了商业化PK。

未来,自然也离不开国际化,目前已经有百济神州、恒瑞等企业初步试水。

随着中国医疗地位在全球的上升,本土化到全球化也是必然之路,但是要想要达到如辉瑞、诺华等跨国药企的水平,中国医药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。

····

研发与创新是药企生长的命脉,未来的药企之战也一定是研发、创新的战争。

这些在十年医改下兴起的本土创新药企,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创新药的中坚力量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